品牌集中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共有2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同时据相关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太阳能热利用工业总产值已接近600亿元。
葛飞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多晶硅已形成的产能大概有10多万吨,明年产量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翻番。自从金融危机后,多晶硅价格以高台跳水的方式跌入低谷,此后,长期徘徊在每公斤40-50美元之间。
此外,基于良好的市场预期,我国有不少光伏企业大规模扩产,新增的电池产能加大了对我国多晶硅市场的需求。目前的涨势会持续半年,明年就不好说了。川投能源(600674)开盘即牢牢封住涨停,乐山电力(600644)、航天机电(600151)、江苏阳光(600220)等均以涨停报收,天威保变(600550)当日涨幅超过6%。因此,尽管从长远来看,多晶硅的前景很好,但目前企业的扩张依然要看市场的情况而定,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免重蹈金融危机前的覆辙。江苏大全集团执行总裁葛飞对记者说,市场的拉动带来了对多晶硅的旺盛需求,该公司旗下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4000吨多晶硅基本上都以长单的形式销售完了。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意在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引导和规范我国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有些企业的生产成本甚至超过每公斤50美元。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25%、65%、51%、61%。
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统计,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10强中,我国企业占据4席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25%、65%、51%、61%。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统计,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10强中,我国企业占据4席。近年来,世界上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热情可谓高涨,在近10年的时间内该领域产能每年的平均增速为30%。
在昨日举行的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上,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申林介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占据了全球产量的40%。中国目前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580余家,30万人。
而中国依赖自身形成的系统产业链,已使得光伏产业出口创汇达到近158亿美元多晶硅需要大量从国外以高价进口严重制约了中国光伏企业的盈利水平。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从2010年7月1日开始,在德国境内建造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补贴额减少13%,转换地区补贴额减少8%,其他地区补贴额减少12%,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补贴额将在7月1日的基础上再减少3%。2010年2季度,似乎成了中国光伏企业收获的季节。
根据十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它们的二季度出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赛维LDK的出货量最多,达到了584.4MW。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截止到现在,中国的光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次,在中游方面,中国光伏企业有一定优势,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成了它们的主要利润来源。当下国际大型多晶硅供应厂家技术先进,它们生产的多晶硅成本约30美元/公斤,卖到中国却远远不止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高盈利。
首先,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即原料来看,目前多晶硅仍然是主流的原材料。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一个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并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备竞争优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充足的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成长。
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同国际光伏巨头一较高下,自身实力还有待提高。在这些国家或地区需求旺盛的时候,光伏业界是一片繁荣景象,而在市场萎缩、需求降低时,企业则采取降价策略,降低盈利预期。
今年下半年中国光伏企业有望延续这样的态势。但是,这部分利润有减少的趋势,因为现在一些主要的光伏系统安装大国如德国宣布下调补贴,市场面临萎缩。再次,在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需求地主要是欧、美、日等国或地区。国内对多晶硅需求很大,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中国的光伏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还得先从自身的薄弱环节抓起,层层推进,这样才能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从2010年7月1日开始,在德国境内建造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补贴额减少13%,转换地区补贴额减少8%,其他地区补贴额减少12%,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补贴额将在7月1日的基础上再减少3%。
当下国际大型多晶硅供应厂家技术先进,它们生产的多晶硅成本约30美元/公斤,卖到中国却远远不止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高盈利。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一个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并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备竞争优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充足的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成长。
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中国光伏企业要想同国际光伏巨头一较高下,自身实力还有待提高。今年下半年中国光伏企业有望延续这样的态势。
其次,在中游方面,中国光伏企业有一定优势,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成了它们的主要利润来源。根据十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它们的二季度出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赛维LDK的出货量最多,达到了584.4MW。
在这些国家或地区需求旺盛的时候,光伏业界是一片繁荣景象,而在市场萎缩、需求降低时,企业则采取降价策略,降低盈利预期。多晶硅需要大量从国外以高价进口严重制约了中国光伏企业的盈利水平。中国的光伏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还得先从自身的薄弱环节抓起,层层推进,这样才能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截止到现在,中国的光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再次,在下游应用市场,国内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需求地主要是欧、美、日等国或地区。2010年2季度,似乎成了中国光伏企业收获的季节。
首先,从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即原料来看,目前多晶硅仍然是主流的原材料。国内对多晶硅需求很大,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但是,这部分利润有减少的趋势,因为现在一些主要的光伏系统安装大国如德国宣布下调补贴,市场面临萎缩财政部、能源局等四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的设备招标、项目调整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孟宪淦介绍,补贴是一次性给予企业资金支持,虽然仍有后续约束方式保证企业进行经营和维护,但不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而在特许权招标中,中标企业收回成本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延长设备寿命,以保证盈利。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通过标准统一和价格控制,可以把一部分企业挡在门外,改变光伏行业无序增长、小企业过多的局面。我国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显然不希望这一行业过热,成为淘金池。从能源局进行的特许权招标到此次金太阳工程政策调整,国家都是希望尽快摸索出合理的光伏电价,尽可能通过调控压低光伏成本,使其早日被应用。
《通知》明确,金太阳示范工程采用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以及储能铅酸蓄电池等关键设备将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招标确定,光伏组件生产企业采用的关键设备性能应不低于国家统一招标规定的条件,价格不高于国家统一招标确定的中标协议供货价格。此番政策调整最大的变化是,今后,金太阳示范项目设备招标将由国家集中进行,不再由业主企业自行招标。
孟宪淦表示,统一招标将改变以往分散招标标准不统一、价格无序的状况,在国家集中组织的统一招标中,价格合理者将胜出,与此前能源局进行的特许权招标异曲同工,意在打破光伏暴利神话,规范国内光伏组件产业发展,压制产能增长过快的趋势。从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看,特许权招标都是更合理的光伏电价模式。
值得注意是,在光伏并网发电方面,《通知》规定,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的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将不再享受财政补贴,原则上通过特许权招标等方式给予支持我国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显然不希望这一行业过热,成为淘金池。
© 1996 - 2019 半壁山河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冶山道院